Agenda
- 重组胶原蛋白的应用领域与应用前景
- 重组胶原蛋白与动物源性胶原蛋白、透明质酸钠的比较
- 重组胶原蛋白的开发壁垒与合成技术路径
- 国内功效性护肤品和填充剂市场未来竞争格局展望
Questions
1.
首先想请问一下,重组胶原蛋白开发的壁垒高吗?开发的难点或者核心的挑战在哪里?
2.
您说第三种 50-60%的研究机构是指厂商吗,医美厂商?
3.
以某头部生物科技公司为例,它是有透明质酸原料的,它如果现在想去做重组胶原蛋白,它进入的难度大吗?
4.
您的意思是玻尿酸和重组胶原蛋白,在终端的应用场景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是吧?
5.
拿功效性护肤品为例,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未来的增速是要快于基于透明质酸 的功效性护肤品。您怎样看待这两者基于不同材料的护肤品未来的市场前景?
6.
除了有这个基数相对比较小的因素之外,是不是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它最终的效果就是比基于玻尿 酸的功效性护肤品要好呢?
7.
在安全性方面是不是也要比玻尿酸好一些?
8.
您说那个技术是在去年做了一个突破,但是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实际上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产品上市了,并且卖得非常好。之前安全性应该不是问题吧?
9.
现在很火的合成生物学也是可以利用到胶原蛋白的生产当中,想问一下,重组胶原蛋白目前有哪些生成路径?
10.
微生物表达,也就是这个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目前还是比较火的是吧?
11.
相比于过往的那些技术方法,它是不是在产品的纯度、表达量、回收率、安全性都有比较大的优势?
12.
这就是它的优点是吧,然后产量也比较高?
13.
您谈到生成方法是用酶法,还是说用细胞工厂的方法?
14.
就是说用细胞工厂能够使它的生产成本要比酶法节省很多是吧?
15.
就是如果按照那个数值来算的话,它一克会卖几万元吗?
16.
您刚说的高端、低端,低端指天然胶原蛋白是吧,高端就是重组胶原蛋白?
17.
这些是终端产品是吧,它的那个功效性护肤品吗?
18.
用细胞工厂的方法怎样进行重组蛋白的生产,它的完整流程能不能介绍一下?
19.
用细胞工厂的方法生产重组胶原蛋白,它在生产成本方面和原先的那种天然胶原蛋白相比,是不是能够成本更节省?
20.
我问的是从生产成本,您刚刚说的是终端售价,重组胶原蛋白它的产品更好、纯度更高,它肯定更贵嘛,但从生产 成本方面来讲呢?如果重组胶原蛋白要大规模应用的话,它成本肯定得降下来才行。
21.
那现在呢?因为它可能生产量比较大,现在它的生产成本和天然胶原蛋白相比的话,是更低吗?要低多少?
22.
如果换算成百分比的话,是多少?
23.
您的意思是未来 3-5 年,它的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吗?
24.
您觉得未来重组胶原蛋白会完全取代天然胶原蛋白吗?
25.
听您这么说,感觉重组胶原蛋白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一门生意,应该会有很多玩家想进入到这个领域,这就回到最开 始的壁垒问题。用细胞工厂的方法生产重组胶原蛋白的产品,对于其他想进来这个领域的玩家还是难度比较大的,是吧?
26.
单纯从技术上来讲,您觉得这个技术壁垒不是那么高是吧?
27.
但是事实上市场上也没有太多的重组胶原蛋白场厂商,就几家而已。
28.
重组胶原蛋白有很多产品类型,包括 I 型、III 型、类人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肽,这些产品之间有什么差异,开发起来难度不一样吗?它们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29.
您刚说国家主推 III 型人胶原蛋白,是怎么推的?
30.
您刚是从市场表现来评价是吧,如果从技术水平来评价呢?
31.
您刚刚说做类人的胶原蛋白相对来说容易,做重组人源化的难度要更大。在功效性护肤品市场上,这两种胶原蛋白 有没有一些效果上比较明显的差异?
32.
其实我是想问,如果类人的很多人都能做,并且跟重组人源化最终的产品没什么太大差异的话,可能大家都去做类胶原蛋白了,可能市场就变得竞争比较激烈。
33.
之前有生物公司声称它的重组 III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重组 III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植入剂产品。它技术能力是比较过硬的,但是它的财务表现可能不如一些其他的主做功效性护肤品领域的公司。您觉得这是公司发展策略的问题吗?
34.
有的重组胶原蛋白厂商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年,并且做得非常好了,这应该不一定是市场接受度的问题了。
35.
注射填充产品是这样,功效性护肤品呢?
36.
您觉得功效性护肤品市场的话,厂家有必要拿到三类证吗?因为感觉有一些公司目前没有三类证,但是产品销售很好。
37.
我刚才的意思是在功效性护肤品市场,没有必要拿三类证是吧,二类证依然可以?
38.
但它的空间呢?
39.
这个三类证,主要是用于哪些领域?是用于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吗?
40.
如果它把更多精力切入到功效性护肤品市场的话,可能这个三类证起的帮助不一定很大?就像您刚刚说的,需要综 合性的因素才能使得这个产品卖得比较好。
41.
沙利文预测国内重组胶原蛋白市场 2017-21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63%,是非常快的。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 的数据,预测国内胶原蛋白市场 2016-19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只有 8%。虽然一个是重组胶原蛋白,一个是胶原蛋白,但两者的数值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据您观察,目前国内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每年的增速情况是怎么样的?
42.
有几点,第一个您说的非常高,能不能量化一下?
43.
然后您说了一个 3-5 年,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呢?
44.
在功效性护肤品市场,您说重组胶原蛋白它正好是针对中国人肌肤偏黄干燥,它具有保湿、修复、美白的功效。您 觉得未来在功效性护肤品市场,它可能会逐渐替代一些基于透明质酸功效性护肤品的市场吗?
45.
它的优势就体现在修复和美白是吧,保湿可能稍微差一些?
46.
在肌肤焕活应用填充剂方面,目前是玻尿酸占主导,它的填充剂未来有没有可能像功效性护肤品一样,去逐渐蚕食玻尿酸的市场份额?
47.
您对重组胶原蛋白技术未来的发展是非常看好的,是吧?比如说它的生物力学性质,未来会达到玻尿酸的程度?
48.
功效性护肤品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有的是基于玻尿酸,有的是基于重组胶原蛋白,还有一些基于其他产品 的。厂家要怎么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功效性护肤品市场中胜出呢?
49.
在功效性护肤品和填充剂市场,重组胶原蛋白的安全性是要比玻尿酸更好吗?
50.
您说一款功效性护肤品要卖得比较好的话,还是需要一些亮点,但是有的重组胶原蛋白厂家的产品是非常畅销的, 并且畅销了很多年。这么多年应该市场上会推陈出新很多新的产品出来,但是有一些产品它经过 10-20 年还是销售得 非常好,这个怎么理解?
51.
您的意思是,虽然品牌的名字没有变,但是实际上还是会有新的东西不断做研发,然后去改进这款产品?
52.
重组胶原蛋白它的下游有 B 端客户,包括医疗机构、医院,如果在医美领域就是一些民营的医美诊所。然后也有一 些 C 端的客户直接在网上购买功效性护肤品。您判断 to C 端是不是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更多产品会直接面向 C端?
53.
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它是属于化妆品是吧,它不是属于医疗器械,所以可以直接在网上购买?
54.
所以基本上就是那些功效性护肤品,就相当于是化妆品的形式在卖?
55.
国内医美市场产品众多,刚刚主要对比的是重组胶原蛋白和玻尿酸,实际上还有肉毒素、再生类的产品。您对未来国内医美整个产品类别的市场竞争格局做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