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大厂立项新游戏一般从寻找 IP 开始,之后确定游戏品类,并确保与其他工作室的产品线没有冲突。IP 和游戏品类确定后,内部才能开始孵化游戏的demo,需要展示美术风格、游戏类型、核心玩法以及商业模式。第三,demo 还需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审才允许被立项,立项后开始启动相关人员配置,进入正常的研发流程,再到最后成品上线阶段。
专家说到,国内各游戏大厂的立项流程基本一致。但对于一些新入局者来说,目前尚处在早期,对于试错的容忍度比较高,会允许工作室再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的前提下立项,这是其他成熟头部大厂无法做到的。在访谈中,专家还补充道,作为一个新游戏第一波用户基本上是IP 或者游戏品类的核心用户,判断该款游戏是否具有持续性,通常需要观察2-3个月,是否后续可以持续导入一些泛用户。
根据专家观察,有些新入局者对游戏行业的认知非常深刻,它主要的思路是通过并购一些有基础的游戏公司,统一输出它的企业文化,使其成为具有该互联网公司明显标签的游戏工作室。另外,在人才招揽上也展现出了它的决心,往往都会吸引国内头部游戏公司的一批精英的加入。
从现有的组织架构上可以看出,某些新入局者是按照游戏品类来局部的,每个工作室都有自己专注的游戏品类,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品类。
其中,2020年斥巨资收购了MOBA游戏公司,专家认为这是对MOBA类产品重点局部的表现,他推测其侧重点在产品本身是否能够在全球进行发行,并获取非常大的用户量上。
游戏中台也是一些新入局者重点投入的板块,根据不同功能全面规划了不同模块,每个模块下面又设多个细分功能。但对新入局者来说,中台建设前期人才缺口仍是他们明显的劣势。而一些财力雄厚的新入局者才能快速赶超,随着人才的积累,以及公司的大力支持,中台的一些产品开始逐渐稳定。
在布局游戏领域的同时,新入局者也在积极思考如何用AI给游戏赋能,给玩家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可以减少玩家的流失。专家具体解释道,在未来的游戏体验中,2个不同玩家玩同一款游戏,但根据玩家习惯不同得到完全不一样的游戏体验,这是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还未看到具体成功的案例。
“接下来,在行业内第一个出现AI 和游戏结合非常好的案例,应该会出自算法起家的互联网公司,”专家说。更多分析游戏自研、代理游戏的收入规模及增长趋势、收入结构、其开展游戏业务的核心优劣势、主要痛点等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公司游戏业务——发展与痛点》- 2021年5月24日
本文件所用信息均来自参与高咨询访谈的专家。高临咨询并未另行验证,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件所包含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具有任何形式的商业建议,对投资决策不具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