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
行业报告

高临独家对话: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与监管

  • 多资产类别
  • 金融
  • 中国大陆及香港

11月11日,Third Bridge高临咨询旗下Forum论坛组邀请到了金融监管领域的资深专家(欲了解该专家具体信息,请与高临咨询联系),与高临咨询的行业分析师一起就互联网贷款监管、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资管新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沟通,并对会议纪要进行了汇总,完整版会议纪要共有 11 个问题。

以下是行业访谈记录的核心问题:
  1. 请您结合最近互联网金融的几件大事,谈一下《网络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来以后对各金融机构的影响。
  2. 对于城商行、农商行、网络小贷企业,影响比较大的地方在哪里呢?
  3. 资管新规对于银行的资管以及理财的业务也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就这一块您能大概介绍一下监管机构的监管趋势大概是怎样的吗?
  4. 下面讲到消费金融和汽车金融这一块,信贷对于汽车金融公司,它一边是涉及到B 端经销商的贷款,一端是 C 端汽车消费的贷款,对于汽车金融的整个监管方向大概是怎样的呢?
Third Bridge高临咨询高级分析师在采访了一些中国金融监管领域的专家后整理了以下评注。这些是我们从行业专家听到的见解: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概括

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产生的时间并不长,近5年的时间是相对发展最快的阶段。在此之前消费金融业态,包括小额贷款业态在内其实已经存在很多年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直到在早期消费金融业态基础上融入了一些科技方面的基数,这才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并且随着它在国家贷款总额的占比逐年上升、涉众较广,监管部门才逐渐地对它进行立法梳理。
专家还称早在今年 5 月份《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出来之前,对互联网贷款在监管上是没有一个明确规定的,有的只是针对小额贷款企业的管理办法。而针对商业银行,只在2004年出台过特指借贷30万以下的自然人贷款的相关规定。鉴于这些办法相对较早,互联网贷款业态发展较快,银监会从 2018 年开始就已经在拟定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了。

新规出台后的影响

专家表示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出来以后,很多人认为小贷企业的牌照的价值其实是增加了,但是在《网络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来以后,又有一部分人认为小贷企业的牌照价值好像又跌价了。实际上在专家看来,监管部门只是想针对同一类业务按照同样的规则进行经营。
那么新规出台后的一些影响是什么呢?专家解释,对网络小贷企业来说,第一个影响比较大的是不能跨区域经营。但规定中也只对极个别要进行跨区域、跨省级区域经营的互联网小额贷款企业进行了规定。第二明确了小贷企业向股东融资的总规模不得超过净资产的 1 倍。第三对于自然人申请的金额是做了一个限制,专家认为这实际上是监管一个很强的监管导向。

互联网消费贷迎来挑战

对于跨区域经营,虽然对于城商行、农商行,一直以来都有相关规定,禁止跨区域经营的。但有一些小的金融机构也会有相应的一些应对措施,比如只在异地成立事业部,并进行不挂牌经营的。2018 年银监会专门对商业银行异地开展业务的分支机构,未挂牌分支机构进行了一个专项摸排之后,就出台了再次重申城商行、农商行不能跨区域经营,并在规定中明确表示城商行、农商行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后才可跨区域经营。
专家表示新规出台后对具有互联网消费贷业务的企业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网络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只有“极个别网络小贷公司才能跨区域经营”,并且需要获得银保监会的同意,同时,跨区域经营的网络小贷企业资质需要每3年审核一次,这也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不仅如此,《网络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还对其引流平台进行了条件限制,第一平台需持有小贷企业 5%以上的股份,第二该平台与小贷企业的注册地必须在同一个省级行政区。
专家还在访谈中表示,相对比较而言汽车金融历来是监管部门认为风险最低的一类金融机构,另外,专家还谈到了资管新规将对银行的资管以及理财的业务产生怎样的影响。最后专家认为现在国内的一些手机APP在下载后第一次运行时,需要使用者授权平台访问其个人信息,否则不能正常使用,这种行为某种意义上就是所谓的“霸王条款”。反观在欧盟一些地区,二维码之所以很难推行,是因为欧盟在2018年就推出过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使用的相关法律,他们规定他人获得一次许可承诺后不能一直无限次使用,再次使用必须再次申请。今年人民银行也出台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用以保护个人信息使用权。

以上内容来自:

《金融科技与金融机构监管》 – 2020年11月11日

本文件所用信息均来自参与高临咨询访谈的专家。高临咨询并未另行验证,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件所包含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具有任何形式的商业建议,对投资决策不具有影响力。

所用信息均来自参与高咨询访谈的专家。高临咨询并未另行验证,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件所包含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具有任何形式的商业建议,对投资决策不具有影响力。

如有任何查询,请联系  sales@thirdbrid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