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
行业见解

【2021 H1 高临咨询全国投研回顾】解构TMT、快消、医美等热门赛道,展望下半年市场重点

  • 多资产类别
  • 多行业
  • 中国大陆及香港

今年截至目前,高临咨询(Third Bridge)旗下 Forum 论坛组,已在国内组织超 600+ 场线上专家访谈,采访了近 1000 位行业专家,覆盖了包括 TMT、快消、IME(物流/ 工业 / 能源 / 材料)、医疗/医药、教育、汽车、金融/地产等在内的热门赛道。我们观察到,在国家政策和消费降级的双重压力下,众多投资机构手握资金,却找不到切入时机。

观点总结

今年截至目前,高临咨询(Third Bridge)旗下 Forum 论坛组,已在国内组织超 600+ 场线上专家访谈,采访了近 1000 位行业专家,覆盖了包括 TMT、快消、IME(物流/ 工业 / 能源 / 材料)、医疗/医药、教育、汽车、金融/地产等在内的热门赛道。

我们观察到,在国家政策和消费降级的双重压力下,众多投资机构手握资金,却找不到切入时机。一位原以教育、文化为主的投资机构CEO对高临表示,今年在线教育政策趋紧后,公司开始计划转向快消赛道,却发现快消赛道对于”新玩家”来说,已经很难找到”入场券”。
多位专家在高临访谈中表示,无论是电商也好,或者是线下零售也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相比去年出现疲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再一味的追求消费升级。不论是消费者的变化,还是资本市场关注点的变化,“消费降级”也是重要的一个方向。
今年上半年 TMT 的关注点集中在硬件方面,包括全球缺芯,美国科技方面政策上的一些影响、以及自动驾驶等,同时,电商和游戏也受到关注。
游戏领域除了几个传统大厂稳定发挥之外,市场还会关注 B 站和心动网络是否可以有所新的突破。另外一个亮点是 Unity 和 Roblox 在美国的上市。Unity 是做游戏引擎,Roblox 是做元宇宙概念的游戏平台,这 2 家公司的上市带来了一波看虚拟世界 “元宇宙 Metaverse” 概念的热潮,包括 AR、VR 在游戏领域里的可能性。
医美赛道方面,从投资的热度来看,去年开始受到二级市场的关注度持续高涨,这与标的股价成倍上涨有很大关系。从市场纬度看,医美相关的服务机构、上游产品,处于稳增长的状态。如爱美客这类上市公司,机构更加关注于其新品的市场表现,以及渠道建设情况。对于未上市的公司,特别是射频或者激光器械的公司,机构更加关注于目前对于进口设备的替代率情况。
我们从高临咨询(Third Bridge)后台 25,000+ 的搜索关键词中,选取了 Top 100 的关键词进行分类对比发现,虽然 TMT 是被投资机构主动搜索数量最多的赛道,但快消的赛道相对更加细分,IME赛道中“物流”则是后台关键词中 Top 1。

2021 H1 TMT行业的产业及投研趋势

从搜索的频率上来看,TMT 赛道主要围绕互联网、电商/跨境电商、软件、游戏、社交媒体领域展开。“美团”是2021年上半年 TMT 赛道中,投资机构主动搜索最多的企业,搜索的关键词覆盖了“美团优选”、“美团医美”、“美团外卖”、“美团支付”、“美团健康”、“美团点评到店”等美团业务。

TMT细分领域的宏观变化与趋势:

今年上半年 TMT 的关注点集中在硬件方面,包括全球缺芯,美国科技方面政策上的一些影响、以及自动驾驶等,同时,电商和游戏也受到关注。
受到疫情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的问题是产能不够,中国企业错误地估计了需求和产量,导致整个上游的产能不够,工厂排期爆满。
就电商领域,去年到今年最大的变化是阿里的增速放缓。去年的《反垄断法》使得阿里对于商家的话语权进一步变弱。另外,阿里的护城河在于服装、美妆等领域, 但抖音、快手电商平台的 GMV 正在给阿里造成冲击,虽然从体量上暂时还不能和淘系直播比,但接下来抖音将会做自己的生态,以及社区电商、内容运营,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从代运营上看,宝尊作为最大的一个天猫代运营,天猫的整体 GMV 比重也在下降,专家推测宝尊开始着手赋能其他的渠道,希望削弱天猫的话语权,通过其他的渠道去触达更多的用户。

SaaS 领域

自动驾驶是最近 3 个月机构投资人关注的最勤的细分领域之一,自动驾驶怎么真正进入到L3、L4,大家都在争这个节点。延展到 IOT 领域,涂鸦智能的上市,带来了一波关注 IOT PaaS 的热潮。整个智能家居和手机的智能化是大趋势,除了BAT,华为、小米以及家电企业都在做。华为鸿蒙的推出,也加速了 IOT 及相关芯片公司、软件平台的市场。大家都在争夺万物互联的市场。
在 SaaS 领域,从2年前资本市场已经开始非常受关注,发展到眼下,一级市场机构更关注中美在 SaaS 的对标和发展。疫情的稳定也让服务线上交流的 SaaS 公司,包括会议视频、即时沟通的 RTC 技术公司的关注度有所回落。
二级市场在 SaaS 上更关注垂直细分领域,比如酷家乐、明源云、广联达等,做电商及零售的 SaaS 像微盟、有赞也很受关注,但因为股价到了一个横盘的阶段,市场会更关注两家的增长潜力和差异化发展。
进入2021年以来,SaaS领域也是动作不断。船长BI获得近亿元融资、法大大完成9亿元融资、智慧芽完成3亿美元融资、十六进制完成5000万元融资、北森完成2.6亿美元融资。4月,SEG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 SaaS 并购报告》,报告显示第一季度 SaaS 发生并购交易354笔,是迄今为止第一季度交易活动最多的一次。资本关注的背后,代表着SaaS领域的新一轮爆发。

游戏领域

从搜索频率上来看,“游戏”也是上半年TMT赛道中,资本最关心的领域之一。关键词覆盖“游戏手机”、“游戏引擎”、“云游戏”、“游戏直播”、“游戏陪玩”等更为细分领域,腾讯、网易、B 站头部平台仍是资本市场最关注的。
在游戏领域,大厂当中腾讯的优势依然稳固,又进一步拓展了云游戏业务,在研发端和收购上也非常活跃。网易的势能稍微弱一点,但是在身价方面它依然强势。另外,我们关注到,如 B 站、心动网络由于改变渠道的开拓方式,市场关注它们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突破,包括在自研方面的突破。专家表示,现在游戏的核心还是研发能力,因为分发渠道越来越多了以后,发行能力正在被自研能力取代,成为更重要的竞争力。
游戏领域另外一个亮点是 Unity 和 Roblox 在美国的上市。Unity 是做游戏引擎,Roblox 是做元宇宙概念的游戏平台,这2家公司的上市带来了一波看虚拟世界 “元宇宙 Metaverse” 概念的热潮,包括 AR、VR 在游戏领域里的可能性。Unity 强势的地方在于做手机游戏、网页游戏等轻量级游戏,这类游戏的增长体量也比较快。同时,它也会做广告的分发,本质上也有AdTech company 的属性。Unity在做游戏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后大家要去做云原生游戏开发的话,都要用到Unity这样的引擎去做开发,这是为什么市场都对其非常关注。

2021 H1 快消行业的产业及投研趋势

快消赛道覆盖了酒、茶饮/咖啡/饮料、食品、社区团购、电子烟、泛娱乐、护肤品/化妆品、服装、家电等多个细分领域。

首先从大消费行业宏观面看:

无论是电商也好,或者是线下零售也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相比去年出现疲态。国家的“十四五”中有提到要全面扶持促进消费的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具体表现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再一味的追求消费升级,此前的升级在保留,但从趋势上说,不论是消费者的变化、还是资本市场关注点的变化,“消费降级”也是重要的一个方向。众多专家在访谈中表示,今年一季度来看,整体消费市场的表现并不出彩。
“618”刚过去,市场上还没有完整的数据出来,但是从侧面也可以观察到,整体没有往年在GMV上大肆宣传的热闹景象。对于快消的品牌方来说,不论是传统品牌还是新锐品牌,今年思考的都不再是如何寻求高速发展,而是面临怎么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增长。

从一二级市场的关注度来说:

随着今年抖音即将商业化,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渠道的出现,二级市场会更关注究竟企业在不同的渠道上面布局是怎样的,特别是电商领域。除了新锐品牌,机构也会关心传统品牌在渠道拓展上的能力。
相比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在消费领域的布局会更加明确的布局刚需消费,比如食品类和生活用品类,也呈现出更垂直更细分的趋势。比如食品类现在会看goat milk, 线下会看零食渠道及专卖店,生活用品类会看口腔护理,新式牙膏、漱口水这一类。其实漱口水是一个大家忽略的很细分的方向,但这个品类现在投资度很高,因为去年疫情的一个原因,带动了漱口水这个新的品类出来。
漱口水的年增速从之前的 45 个点左右上涨到 90 个点左右,其中便携漱口水的增速大概在 200 个点左右,基本上翻三番的速度在增长。专家称,漱口水由于它市场容量极大、增速快,购买频率极高的特别,被业内称为个护中的“生鲜”。

酒类领域

“酒”是2021年上半年在快消赛道中,投资机构主动搜索最多的关键词。除了“白酒”、“啤酒”以及一些头部白酒品牌之外,“小酒馆”、“低度酒”、“女性酒”、“果酒”、“气泡酒”等低度酒领域也出现在了搜索列表内。
关注到白酒行业,在我们和专家的访谈中,专家特别提到茅台销售方式的变化。相比以往所有的白酒企业都是经销商模式为中心的,现在茅台正在着手放大自己的直营板块,减少中间加价,直接面向消费者,第一反应知道消费者的喜好。渠道的简化、扁平化对于需要控价格盘和量盘的头部白酒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革。
2020年,茅台、五粮液为首的头部企业在疫情、经济下滑情况下,整体表现良好;次高端的品牌受到冲击较大,已经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不带包装盒的光瓶酒去年增速明显,成为白酒行业一大亮点。
专家认为高端酒的良好表现,以及光瓶酒销量快速提高,可以看出中国目前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同时进行,白酒行业也呈现了哑铃的状态,中间次高端和腰部价位产品竞争比较激烈。
专家判断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2021年的白酒行业,将延续2020年的整体发展情况。低度酒方面,据新博弈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低度酒赛道已完成21轮融资,其中,贝瑞甜心、十点一刻、赋比兴酒业、走岂清酿、空卡、马力吨吨等品牌均完成了2-3轮融资。看似火热的低度酒市场,专家却在访谈中表示,并不完全看好该赛道。他认为低度酒赛道的受众比较固定,并没有足够的市场规模来供众多品牌争夺。

社区团购

美团的社区团购在上半年备受关注。从某种逻辑上来说,对于美团长期来看这种高频低价的消费,相当于打开了第二个外卖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但需要很好的和很高效的运营模式才能盈利。
美团做社区团购的优势在于它的渠道运营,靠外卖积累的配送商和加盟商非常下沉。拼多多做社区团购的优势在于它是农产品起家的,在货源端有现成的资源。但也有专家在这一点上有不一样的观点,认为拼多多在供应商上面的优势其实并没有很好的显现,因为拼多多的这些大的农产品供应商不会沿用社区团购的服务:因为社区团购的单包份量小,打包分装的人力和成本都会更高,时效更长,毛利更低。这导致品质过关,盈利也好的大供应商,没有加入到社区团购中来。
另外,社区团购存在一个被忽略的变局因素,各家从来没有经历过夏天,因为行业的激涨是从去年秋季开始的。而夏天以后整个农产品的破损率就会大幅提升,温度太高保不了鲜。之前各家的中心仓对于保温的冷柜、恒温柜的采购,出于成本的考虑,采购是非常有限的。

化妆品热度逐渐降低

从化妆品这个领域来看,今年上半年整体的热度不比去年,从机构的角度关注是为了保持对该领域的信息敏感以及更好的去做投后管理。
比如很多化妆品的头部公司或者新秀品牌,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强营销型公司,对流量的依赖度高,但是现在电商的流量出现了瓶颈,这些公司从策略上来说正在转化寻找新流量,会通过推出其他品类的产品来吸引客户,然后再转化成化妆品的玩家。
举个例子,目前有一些公司公司从美瞳这个品类来做为进入化妆品赛道的切入点。美瞳的门槛低但粘性高,用户也跟化妆品的重叠度高,所以公司会通过卖美瞳慢慢去拓展做化妆品。再比如男性护肤品也开始逐渐受到关注,所以未来在化妆品这个赛道里面会更细化、更细分、更针对某一些人群去做。
在功能性护肤品这个领域来看,薇诺娜今年的上市是一个机构关注的重点,但从我们跟机构和专家的沟通中了解到,专家判断功能性护肤品的投资热度可能会越来越弱,因为大牌在功能性护肤品上的布局和投入并不是一个新的方向,另外薇诺娜的崛起很大程度依托于直播电商,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去看的原因。

2021 H1 IME行业的产业及投研趋势

IME赛道的投资机构也相对活跃,关键词覆盖“物流”、“半导体”、“电池”、“芯片”、“5G”、“新能源”等领域。
“物流”是被投资机构搜索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其中,“京东物流”、“跨境物流”拥有较高的搜索频率。此外,“快递”、“极兔”、“顺丰”、“满帮”是投资机构比较关心的物流企业。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21.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5%,增速比1-4月回落2.5个百分点。受上年同期基数抬高影响,一季度以来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速连续回落,但尚属正常走势,并不代表物流需求增长动能减弱。综合两年数据来看,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7.2%,仍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2019年1-5月同比增长6.1%)。
从社会物流总额结构看,工业品物流稳步增长,增速较前期略有放缓;进口物流需求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与民生消费相关的物流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对物流总额恢复拉动作用显著。
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保持较快增长。1-5月份,与民生消费相关的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8.9%。其中,网络购物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9.9%。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在访谈中表示,增长点一方面在于内需旺盛的消费力,特别像拼多多、京东的京喜等社交电商的兴起,以及社区团购的市场的发展,带动了民生消费相关物流总量。加之,社交电商平台一单一包裹交易模式的兴起,使得件量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这种情况下使得整个的快递市场在给电商市场让利,这使整个的包裹量增长。
《晚点LatePost》认为,在配送时效这场战争里,四通一达和顺丰的做法是追求让货物快速流动,区别是通达系靠人,通过增加加盟网络的密度来提升速度;顺丰靠重资产,通过建机场买飞机实现高效配送。
京东物流走了一条不同的路,核心是减少物品搬运次数,利用算法先进行预测,提前把自己卖的商品放到离消费者更近的仓库里,用距离换时间,运营的仓库越多、商品离消费者越近,移动距离越短、速度也就越快,高效、快速、用户体验最好。
自去年“双十一”进入大家视野的极兔,起网的方式与传统快递企业有所不同,专家认为除了通过补贴的形式实现资本的快速扩张外,它同时抓住了弯道超车的市场机遇。
传统快递企业通过城市的高消费拓展市场,慢慢走向全国。相反,在乡村地区优势不大。极兔借助与拼多多的合作,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起网速度很快。

热门赛道分析

2021 H1 医美行业的产业及投研趋势

从行业的基本面看,市场上发生的一些变化:
去年开始,在与专家的持续访谈中,高临咨询观察到,整个医美市场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手术类在医美总盘子中的占比持续下降,反观皮肤管理、注射医美等轻医美项目的占比上升较快。这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迁移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 90 后甚至 00 后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他们的偏好更趋于轻度化,客单价也会相对低一点。
在医美手术赛道里,由于壁垒较高,投资机构能够切入的只有医美机构,而医美机构市场也趋于饱和,所以对于整个投资市场来说,手术比例的降低并没有过大的影响。
轻医美项目的上升确实是带动了很多细分赛道的投资热潮,比如激光医美,目前市场上多数标的公司,早在市场上成立多年,随着近两年市场热度的兴起,再度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
从投资的热度来看,去年开始二级市场的关注度持续高涨,专家认为这跟标的股价成倍上涨有很大的关系。从市场纬度看,医美相关的服务机构、上游的产品,如玻尿酸之类的标的,也是处于一个稳增长的状态。如爱美客这类上市公司,机构更加关注于其新品的市场表现,以及渠道建设情况。对于未上市的公司,特别是射频或者激光器械的公司,机构更加关注于目前对于进口设备的替代率情况。
除了国内的公司,投资市场同时在关注如赛诺龙、赛诺秀等海外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从外资的角度来看,其产品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它们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保持着市场遥遥领先的状态,但最近 2 年它们已经感到了很明显的竞争压力。特别在一些新的产品上,如射频类产品,国产的崛起让其在竞争上已经逐渐走向下风的状态。
从政策的层面,今年国家整体的方向还是要规范市场,所以对于上游的产品,需要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会做一个重点的强化规范。

从医美的细分领域来看:

众多专家认为,上半年整体的亮点都在注射医美,特别是玻尿酸上。目前整个市场已经跑出几家龙头公司,但是市场的竞争并没有结束,而且变数特别大。
变数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一个是新品,虽然我们把很多产品统称为玻尿酸,但事实上不同的玻尿酸产品会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此,国产公司在不停地更新一些新品,甚至有些新品是国内之前是完全空白的产品,比如爱美客即将面市的“童颜针”,之前在中国市场上并没有正规渠道。这些产品将来上市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市场发酵效应,比较值得大家关注一点。
其次,表现在公司的品牌维护能力上。在医美行业里,普遍公司的品牌力均较弱,国产公司虽然现在已经能占到很大的市场份额,但很多品牌系列产品的生命周期只有 2-3 年,随着时间的增长销售明显呈现疲软状态,公司只有靠推出新的品牌来支撑和维护市场份额,那么产品生命周期会有多久,当下的增长能不能持续,这都是机构关注的点。
对于后市的预判,我们从专家访谈中了解到,整个市场的大盘会是一个稳增长的态势,因为现在不仅仅是普通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还是消费者习惯的改变。
从细分的领域来看,在注射这个领域,下半年最大的看点就在于爱美客即将获批的“童颜针”,以及华东医药已经获批的“少女针”的市场竞争将会如何,这将是它们之间的第一次较直接的竞争。
从设备这一端来看,其实今年还没有出现特别爆款。从医美机构端来看,现在各大机构已经偏向于饱和,连锁机构也基本上都停止了扩张,基于过低的净利润(2%、3%)大家都在做精细化运营上的提升。
从互联网端来看,美团与新氧的竞争是未来市场上值得关注的。专家预期,美团在下沉市场以及用户量上来说,较新氧的优势或更加显现。
新氧的市场较为集中,美团在下沉城市的优势突出,在更下沉的市场,美团的流量优势会更加显著。新氧在社区运营上已经深耕多年,更加倾向客单价较高的手术类医美。其社团更注重分享相关的手术经验,向轻医美方向的导流较少,近 2 年随着市场变化,才开始在轻医美上发力。
在轻医美的增长方向上,美团和新氧可以说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轻医美的特殊性,决定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相对偏低。轻医美并不需要名医来做手术,它更加偏向于本地生活的属性,从美团的商业逻辑上来看,天然地对这一块更加具有竞争优势。

四家头部公司的对比及预判:

就医美这个领域里面有四家头部公司占据了投资的关注度,分别是: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以及华东医药。

艾美客

目前在市场上应该是公认的龙头,公司主要聚焦玻尿酸注射产品的研发,拥有逸美、宝尼达、爱芙莱/爱美飞、嗨体、逸美一加一、紧恋6款已上市产品。
分品类看,可以将爱美客的5个玻尿酸产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溶液类注射产品(包括嗨体、逸美)和凝胶类注射产品(包括爱芙莱/爱美飞、宝尼达、逸美一加一)。
除此之外,爱美客还有很多非常规产品,比如微球类的产品。微球类产品目前在这个市场里面应该算是金字塔的顶尖,以及其他的产品,比如填埋线、像肉毒素以及下面要上的这个童颜针。
爱美客202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27.18%;实现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45.45%。
所以说它的产品管线是最丰富的,这一点目前在国内市场应该没有公司能跟它竞争。另外,这家公司的渠道销售能力和学术建设能力也非常强。

华熙生物

由于在于做透明质酸的原料药起家,从 ToB 赛道强势跨入 ToC赛道,有非常强的规模效应,成本端控制得非常好,但在医美产品端相对单一。
今年3月,华熙生物披露年报,2020年营业收入26.33亿元,同比增长39.63%;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10.29%。基本每股收益1.35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1元。
目前,华熙生物是世界最大的透明质酸原料供应商,虽然坐拥玻尿酸原料这座金山,但持续地研发投入才能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维持生存。
2021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了由华熙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钠为新食品原料的申请,准许在普通食品中使用。3月,又推出透明质酸饮品品牌“水肌泉”,首批产品已经售罄。
泛食品饮品行业市场空间超过万亿规模,进入食品终端业务行业,华熙生物成长天花板进一步提升,同时华熙生物还表示,要将食品终端业务打造成除原料、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外的第四大业务板块。

昊海生科

医美行业里面产品生命周期短,除了渠道维护之外,价格维持不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昊海生科下的一个品牌——海薇,这个品牌就是打了一个价格竞争的策略。但是现在它也在做一些高端化,今年推出一个新的产品叫海魅,做了品牌的提升。

华东医药

目前市场关注度非常高,专家认为在产品管线这一方面,唯一能跟爱美客竞争的只有华东医药。
华东医药虽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其产品组成一部分来自代理,一部分来自收购海外品牌,但是它的产品管线丰富度是非常好的。华东医药收购的海外公司进入中国,还需要一个时间窗口期。所以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专家认为它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内容参考外部来源:北京日报、证券时报·e公司、晚点LatePost、船长BI、新博弈、略大参考本研究报告版权归Third Bridge高临咨询所有,转载授权、媒体约稿、合作洽谈请联系AsiaMarketing@thirdbridge.com 。

所用信息均来自参与高咨询访谈的专家。高临咨询并未另行验证,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件所包含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具有任何形式的商业建议,对投资决策不具有影响力。

如有任何查询,请联系  sales@thirdbridge.com